【振达】地铁钢管柱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地铁车站的建筑结构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空间高、柱距大、厅台联通的优美“大空间”建筑形式开始进入到地下地铁车站中,而轻质、高强的钢结构支撑结构也随之在地铁车站中开始逐步应用。由于钢结构的多变性,使得其内部结构复杂,采用常规泵送高抛浇筑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无法进行混凝土振捣,导致管柱内混凝土产生空洞,影响整个柱体的结构质量,同时在宽大明挖地铁车站施工中,混凝土从地面到地下长距离运输后,浇筑质量难以保证。为确保异型钢结构柱内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采用混凝土顶升的施工方式进行对钢结构柱内混凝土灌注,该方法施工简便快捷,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质量,并对今后类似的地铁车站异型钢结构内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地铁Y型钢管柱特点分析:
1、规格繁多,具有多种选择现阶段市场上钢管桩的定型生产具有多种规格。在直径方面,最大为2500mm,最小为316mm。在壁厚方面,最大为25mill,最小为6.5mm。在施工期间,可结合实际的受力情况,从多种规格中选取最适合的应用,使钢管柱的强度可充分发挥,满足项目对安全性、经济性的要求。
2、承载能力强现阶段,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钢管柱多为低碳钢,该材料在抗剪强度、抗拉、抗压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均较强,且经过加工形成钢管后,其在抗弯方面的水平较高,适宜在持力层较强的地质环境中应用,使其受力特性可充分发挥,以优化单桩承载能力,缩小基础承台的尺寸,缩减布桩总量。
3、易于调整桩长,提高经济效益每节钢管柱的常规长度为6m,通过焊接方式接长,若持力层的埋深情况发生改变时,可结合沉桩情况对钢管桩进行焊接或是切割处理,另外钢管柱中切除出来的部分还可在焊接其他钢管柱中应用,避免了资源浪费的情况,且还可对桩顶的设计标高准确控制,有利于施工作业的进行。